5月17日上午,夏日炙热的晴空下,科技支部邀请了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江南、省监督委员郑德彬、教文支部主委李竹屏,北城基层委副主委肖林,北城基层委一支部主委郝建国,财大支部副主委武咏梅,共30余名会员会友在昆明植物园参观学习开展2019年第二次支部活动。
昆明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地处云南首府昆明市区北的黑龙潭畔,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与公众认知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昆明植物园园区开放面积44公顷,分为东、西两个园区,已建成了山茶园、岩石园、竹园(以竹类为主的水景园)、羽西杜鹃园、观叶观果园、百草园、木兰园、金缕梅园、极小种群植物专类园、裸子植物园等15个专类园(区),收集保育植物7000余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中科院在全国布局的五家植物学科研机构之一。会员们在植物园的两位科普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昆明植物园,路边绿树成荫,花草树木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在沿途简略为大家介绍多种不同的植物和树种的特点、习性。
我们来到了扶荔宫(温室群),开启充满趣味的植物世界之旅。讲解员为会员们介绍了世界和中国热带雨林分布及扶荔宫的基本情况。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辉煌的玻璃建筑,一座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主体建筑功能齐全,占地35亩,由热带雨林馆,热带沙漠馆、植物医生馆,兰花馆,热带水生馆,奇异植物馆,隐花植物馆等组成……走进巨大的玻璃温室,一股湿热的气流扑面而来,体量巨大的人造岩石矗立在中央,高达12.29米的瀑布飞流直下,不但为温室中增加了气候调节功能,而且增添了整体景观的气势和活力。岩石上,错落布置的石斛、猪笼草、龟背竹、鸟巢蕨等奇花异卉生机勃勃;水池周边,龙船花、美登木等特色植物枝青叶秀、层层错落。在热带雨林馆,高大的菩提树、无忧花,低矮的文殊兰、黄姜花、老虎须等热带典型植物千姿百态,绿意盎然。在干热干旱区,千姿百态的多肉植物错落有致地布满了一片沙地上……“扶荔宫” 各类错落有致,生机盎然布满馆内的珍奇植物真不少,目前已收集保育了以热带特色植热、亚热带和国内外珍奇植物为主的植物2000余种,所收集的物种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还内涵深远,每个物种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会员们有的拍照,有的蹲下来距离仔细品鉴。
随后讲解员带着会员们来到奇异植物馆,开启了奇妙的植物知识之旅。这里种植、培育着很多奇异的植物。会员们认识了猪笼草、捕蝇草、瓶儿草、茅膏菜……最神奇的就是食虫子的植物。我们多听说虫子吃草,草吃虫子还真不多见。真是神奇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