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州市组织>>民建普洱市委

      民建云南省委到普洱开展同心圆梦彩云南·聚力脱贫攻坚战捐赠活动

    时间:2019/6/26 15:52:18     点击数:       作者:廖何

        

       

       

      为积极响应中共省委统战部《“同心圆梦彩云南·聚力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的号召,彰显民建界别特色,弘扬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经民建云南省委、民建普洱市委、普洱市扶贫办积极协调,6月21日,民建云南省委社联部副部长陈忠祥率民建会员企业家一行到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开展“同心圆梦彩云南·聚力脱贫攻坚战”捐赠活动。中共普洱市委统战部副长刘承新,思茅区政协副主席、普洱市扶贫办副主任张新民,民建普洱市委委员何赛劼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中,民建省委直属建设基层委员会员企业云南邦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云仙乡捐赠100吨水泥、10公里饮水管道和12套直饮水设备,价值人民币20万元。云仙乡党委书记施文代表云仙乡党委政府向民建云南省委及企业家们心系乡村决胜脱贫攻坚、社会经济发展的义举表示感谢。

      活动后,陈忠祥副部长一行调研了云仙乡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详细询问了今年的酷暑高温下全乡“人畜饮水”“抗旱保苗”工作情况。他指出,普洱市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乡村和特色服务业提供了丰富而优越的基础条件,要依托自然资源环境优势,做好产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特色产业助推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旱情不容乐观,地方要精心组织、方法得当、迅速行动,切实缓解百姓饮用水困难。民建云南省委、民建普洱市委会积极发挥界别特色,切实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全力参与到地方脱贫攻坚和抗旱救灾工作中来。

      调研中,民建会员企业家们和当地领导百姓深入交流,对地方发展的难点积极出谋划策,并纷纷表示在今后会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多参与、多组织类似的活动,为一方百姓、为社会经济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