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好民建楚雄州委2019年《关于彝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调研课题结题任务,7月18日至22日,民建楚雄州委主委杨玉泉率领医卫支部抽调11人组成的调研组赴贵州省黔东南州,在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刘晓春等领导的陪同下,到凯里市、丹寨县、剑河县、施秉县牛大场镇和镇远县,就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做法、中药村种植以及苗侗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学习。
在黔东南州调研期间,陪同人员向课题组介绍了黔东南州及黔东南民建州委发展的基本情况。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3.0337万平方公里,下辖16个县市。境内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人口348.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民建黔东南州委共有2个总支,11个支部,其中县级支部4个,全州共有民建会员351人。
在黔东南州政协和民建黔东南州委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三天里,课题调研组一行马不停蹄,首先考察了位于凯里市的贵州省苗医药研究院及苗侗医药文化街,参观了凯里市苗侗医药博物馆,贵州省苗医药研究院依托凯里市中医院资源,建立了以医疗、康复、养老、护理“医养融合”为一体的优势互补的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在医养工作的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套符合医养结合为特色的医疗和养老相衔接的工作体系,并以此进行规范管理。苗侗医药文化街由苗侗医馆和草药集市两部分组成,并形成了以特色诊疗、养生保健为主的产业布局和以中草药、苗侗鲜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的食药两用天然集市业态布局。随后,课题调研组前往丹寨,参观丹寨县昌吴金煌有限公司药业基地,就该公司中药材研发、种苗、种植、加工、市场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紧接着,课题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剑河县、施秉县和镇远县药材种植及发展情况。
通过考察,民建楚雄州委民族医药发展调研课题组成员认为,黔东南州之行对民族医药发展课题有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课题组将充分发掘民族医药“医养结合”发展模式以及民族医药发展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模式。课题组将根据本次考察学习的经验,完成调研课题的结题工作,进一步发挥好民建楚雄州委作为参政党助推打造“中国彝药之乡”的建言献策作用。
此次调研期间,课题调研组成员参加了民建楚雄州委医卫支部与民建黔东南州凯里市四支部缔结友好支部的仪式,还与民建黔东南州委、民建黔东南州凯里市四支部和民建黔东南州剑河支部的会员,就组织发展、自身建设、参政议政和开展社会服务等工作进行交流和座谈。不仅让参加调研的会员学习到了黔东南州民族医药发展的先进经验,而且加深了民建组织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会员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