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州市组织>>民建楚雄州委

      楚雄民建提案建议:大力发展楚雄市夜间经济打造特色“夜间经济圈”

    时间:2022/6/6 9:16:58     点击数:       作者:陈颖

      在楚雄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民建楚雄州委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楚雄市夜间经济的建议》的提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尤其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提振夜间经济、繁荣夜间消费,成为了促进新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入口,成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了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在我市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培育地方特色的夜生活文化,将单一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在2021年10月19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公示》中,楚雄州彝人古镇成为云南省5个消费聚集区之一,为楚雄市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较好的示范。

      针对我市夜间经济现状,民建楚雄州委提出了五点意见建议:一是培养具有楚雄市特色的夜生活文化以活化城市文化为出发点,积极挖掘地方夜生活文化传统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跳脚文化、小吃文化、歌舞文化、竞技文化、养生文化等,扶持夜生活文化传统传承人,培养夜生活文化创意人才,吸引夜生活文化经纪人,塑造地方独特的夜生活文化品质,推动夜间消费平民化,培育夜间经济市场;二是高起点规划建设富有楚雄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与特色商圈,丰富夜间经济业态,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积极促进夜间产品多元化,发展“夜间经济圈”;三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塑造浸入式文化体验空间,提升夜间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从“重内容”向“重体验”转变;四是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平衡城市安全与活力,改善夜间照明,延长夜间交通,在夜间出行活跃度较高的商业网点、商务区等处,增加夜班公交线路、加密车次,方便市民出行;五是建立精细化夜间经济政府治理体系,合理布局分区,建立政府和社会共管机制,创建包容、多元、和谐的夜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