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切实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和发展权,成为城镇化取得成效的关键。今年年初,民建昆明市委在提交的一件《关于加快昆明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应尽快建立农村产权登记流转体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各类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民建昆明市委在提案中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然而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和城镇化的推进,土地价值日益提高,农民对土地权益的关注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可以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主体地位,能够强化对用地、征地相关主体的制约,有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是实施农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性工作。”民建昆明市委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昆明市还有87.1万户、300多万人口是农村户籍,农村户籍人口还占全市户籍人口的45.9%。土地权益是农民最重要的物权。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尽快对昆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在产权据实测量的基础上,开展确权颁证工作。
另外,由于昆明市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据实测量工作重视不够,资金不到位,推荐缓慢,建议市政府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进度,为农民增加收入做好基础性工作。
“对昆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产权据实测量确权颁证工作要确保应确尽确、程序规范、群众满意。”提案呼吁,确权颁证要做到土地、台账、证书、合同“四个一致”一一对应, 严格执行“组织动员、调查测绘、方案议决、结果公示、确权颁证发放”的工作程序。同时,建立农村产权登记流转体系。做到家底清、权属明、面积实、档案全和制度完善。在土地的“确实权、颁铁证”,建立农村产权登记体系的基础上,成立昆明市“农村产权交易所”,在区(市)县建立分所,在乡镇建立流转服务站,通过产权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实现农村产权流转,农民务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提前三年在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