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献一束鲜花告慰先人;洒一杯水酒缅怀逝者;写一句思念追忆亲人……清明节小长假期间,云南省各大公墓、陵园都迎来了扫墓高峰期。
记者采访发现,相较于原先以烧纸钱、放鞭炮等方式祭扫先人,今年更多的市民朋友采用献鲜花、系丝带等绿色、低碳方式,清明节越发呈现出清新文明的新气息,传递着思念、传习着文明。
清明小长假 云南省祭扫人次逾135万
云南省殡葬事业管理服务中心统计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云南省前往殡仪馆、公墓祭扫的人数达1351095人次,祭扫车辆有174962辆,全省共有民政、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及殡葬服务单位60987人次提供了服务保障。
据介绍,4月5日,云南省前往殡仪馆、公墓祭扫的人数达589027人次,祭扫车辆有81548辆;4月6日,云南省前往殡仪馆、公墓祭扫的人数达439379人次,祭扫车辆有53488辆;4月7日,云南省前往殡仪馆、公墓祭扫的人数达322689人次,祭扫车辆39926辆。
尽管连日来,扫墓人群在公路上排起了长队,车辆也排起了长龙。但由于警方、殡葬管理中心和各大墓园做足了准备,扫墓秩序良好。
“绿色祭祀”蔚然成风
近年来,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普通群众关注焦点,为降低PM2.5,有不少市民改变以往放鞭炮、烧纸钱的习惯,倡导环保绿色祭祀,以敬献鲜花的方式拜祭亲人;在不少公墓,管理方也准备了不少鲜花,免费提供市民用于祭祀,希望他们能接受这一环保祭祀观念。
与往年相比,市民的文明意识持续增强,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等行为比去年同期减少。
记者走访昆明七个公墓,各大墓园发现,不少墓园推出公祭、网祭等新兴祭祀方式,引导祭祀者用种树、送鲜花、网络祭奠等方式寄托哀思。
今年80岁的常先生说,“现在需要移风易俗,大家都提倡文明祭扫。扫墓本身就是一个心意,烧纸、摆花都一样,烧纸污染空气,还是鲜花比较好。”
清明祭扫,各陵园附近道路交通压力很大。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市民纷纷选择乘坐公交车出门祭扫。在前往陵园的环山公路上,车流两侧很多徒步进入陵园的市民步履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