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2/15 0:00:00 点击数: 来源:民建宣 作者:张居正
驻滇全国政协委员杨先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非常有利于构建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产业合作圈。
推进区域产业内贸易一体化进程
杨先明委员认为,中国西南面向“两亚”的国际产业合作圈,就是在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南亚区域范围内,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建设,以国际区域一体化的形式,通过投资便利化,推进中国大西南、东南亚、南亚这一区域内的资源开发与深加工,推进这一区域的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一体化进程,形成国际产业合作圈,使这一区域从资源富集地区发展成为有优势产业支撑的经济增长带、成长区,实现这一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
杨先明委员说,云南长期致力于通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为我国走向东南亚、南亚开展贸易与投资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由于云南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产业聚集效应没有形成,通道建设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缺乏从次区域合作中获得利益的能力与基础。
他说,近年来,云南的烟草、矿业、生物、旅游等产业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许多产业还存在着产业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再加之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周边国家贫困落后,市场容量小,消费能力弱,使云南省在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中一直处于弱势。因此,通过构建中国面向“两亚”的国际产业合作圈,在云南建立服务平台,推动中国的产业向东南亚、南亚地区进行梯次转移,支撑中国企业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在产业合作中形成跨境产业合作区、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共赢,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机制,提升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地位。
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
杨先明委员建议,构建中国面向“两亚”国际产业合作圈的时机已经成熟,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就合作的具体产业、重点领域、合作方式、产业布局、合作策略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统一认识,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扩大宣传,吸引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评论这一区域的产业开发与合作。
同时,应借鉴广东省推进泛珠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广西推进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及时向中央汇报,及时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研究机构将这一构想纳入研究重点开展研究,争取在中央和国家部委的主持下研究、论证这一构想的可行性。
此外,要对构建中国面向“两亚”国际产业合作圈的战略意义、紧迫性、合作重点深入研究,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在政策、资金、外交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推进中国面向“两亚”的国际产业合作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