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深圳,仲夏时节的华南气温,热得就像“桑拿”。
深圳证券交易所8楼上市大厅的气氛,比深圳的“桑拿天”热多了,因为中国连锁药店第一股——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一心堂,股票代码:002727)在此举行上市仪式。9点25分,一心堂董事长阮鸿献与同伴敲响了上市钟声,一心堂股价以高出发行价20%的上限开盘,随后直奔上市首日涨停板而去,并以44.02%涨幅领涨当日A股直至收盘。
一心堂是近4年来云南仅有的新上市公司,这不仅是云南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结出的又一硕果,更是云南本土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获得跨越发展一个难得的样本。而一心堂上市更大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以资源为依托的云南企业传统上市路径,为云南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能量;释放市场能量,推动全国药品流通领域向更高层次发展,助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一心堂”是怎样炼成的?
出生于边疆云南的“一心堂”,缘何备受资本追逐,成功登陆A股中小板,成为“中国连锁药店第一股”?且听一心堂创始人阮鸿献一一道来。
1981年,年仅15岁的阮鸿献成立了药材收购站,开始和药结下了不解之缘。6年后,鸿翔药材经营部在开远成立,再4年,他把药材经营部开到了昆明。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把阮鸿献“逼”上了开药店之路,“那时候我们主要给药厂供应中药材,但经济危机让药厂的药品卖不出去,药厂就把药折算成药材款给我们。”一直做中药材的阮鸿献突然面对一大批药品,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对于天生的商人,危机往往就是机遇。为了把药品变现,阮鸿献通过各种关系,进入药品经营,一心堂的前身“鸿翔中西大药房”就此诞生,阮鸿献也开始了连锁药店征程的第一步。2000年,云南鸿翔药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阮鸿献费尽心思笼络来的人才赵飚给连锁药店取名“一心堂”,赵飚之后出任一心堂常务副总裁,成为一心堂经营管理人物。
2002年,崭露头角的“一心堂”门店数量及营业额双双跃居云南第一,领跑云南医药零售行业。从此,一心堂在云南的医药流通行业领跑地位无出其右者,并且开始高速追赶行业巨头。2003年,一心堂挺进山西,第一次踏出云南异地征战,同年挤进中国零售连锁销售领域前20强。之后,一心堂进川入黔,顺风顺水。2005年,一心堂当年新开门店突破100家,成为之后各年度新开门店的“底数”。2006年,一心堂挥师东进,征战广西市场大获成功,当年一心堂直营店突破500家,成为中国十强药店,两年后一心堂进入重庆的时候,直营药店突破1000家大关,荣膺“2008年最具影响力药店”。
一心堂快速崛起和良好的盈利能力,再加上足够的行业影响力,吸引着各路资金的眼光。2009年,一心堂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亮相,并开始酝酿上市。
“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的物流配送、近乎苛刻的质量控制、超低定价、全方位医疗产品以及不断升级的服务,构成了一心堂快速发展的核心。”阮鸿献说,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一心堂在连锁管理、产品采购、物流配送、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以价格低、品种全、质量优、服务好四大核心竞争力,赢得了400万会员和每年3000多万消费者的信赖。2010年,一心堂门店达到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