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建要闻>>媒体聚焦

      习近平欧洲“公开课”:罕见力度展示“中华文化”气质

    时间:2014/4/3 9:04:56     点击数:     来源:人民网   

      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尤其是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德国柏林及比利时院发表的公开演讲中多次深入阐述中国文化,包括引用“和而不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等诸多谚语和俗语,充分展示中国气质,力度罕见。

          专家认为,习近平访欧之行发表的演讲具有明确的目的,此次习近平利用欧洲这个大外交舞台,积极阐述中国文化理念、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欧洲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一些中国问题“质疑”的回应、鲜明地阐述了中国的外交主张,赢得了理解和尊重。

          展示中华文明 加强中欧沟通

          “习近平对中国文化的宣扬是基于当前中欧关系主要特点的。” 中国驻德国原大使梅兆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仍然是中欧合作的重点,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强调彼此的人文交流。习近平发表的演说中多次提到中国所具有的5000年历史文化,紧扣这一主题,中国才能在与欧洲的外交中发挥自己的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梅兆荣还认为,不了解过去,便很难了解现在,更很难认识未来。因此,习近平向欧洲宣扬中国历史文化,将会对双方未来更为紧密的合作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对人民网记者说,中国与欧洲分属世界两大优秀文明,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因而,着重宣扬中华文明有利于促进双方的文明交融和互建。例如,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分别列举了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法国优秀的学者、作家,从而在文化上拉近了中法两国的距离,体现了不同文明的共存共融。

          诠释和平发展理念 回击“中国威胁论”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欧双方需要加深相互了解,尤其是政治互信。3月28日,习近平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时进一步强调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梅兆荣认为,习近平的演讲从中华文明等方面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也相当于是正面回击了“中国威胁论”的说法。这有利于欧洲国家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国,只有当欧洲人真正了解了中国,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才会具有坚实的民意基础和思想基础。

          曲星认为,习近平的演讲深入阐述中国“和”文化,这便从文化层面诠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也回击了中西文明冲突论的说法,将中欧文化的发展引向相互借鉴、共同合作的理想轨道。

          “在习近平的众多演讲之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比利时欧洲学院发表的演讲更具针对性,尤其是面向青年精英人士传播中国文化,有利于中国在未来树立更加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加相互信任。” 曲星说。

          11天之内90余场活动,习近平主席的欧洲“文化传播之旅”也引起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点赞,甚至亲切地用国际范儿、文艺范儿等网络新词形容习主席此次访欧表现。网友“大可可”留言:习大大的演讲旁征博引,他不仅多次引用诗词,而且还使用中外俗话阐明观点进行类比,一些难懂的大词,经过他的解释,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和当地人谈起来共通的文化,这一系列的人文攻势和后续掀起的合作旋风充分显示了新一届中国政府的真诚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