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建要闻>>媒体聚焦

      杨先明委员把脉“用工荒”:产业链升级势在必行

    时间:2011/3/3 13:33:00     点击数: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欲然

      民建中央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马丽娅)今年春节过后,招不到工人成为困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的问题,“用工荒”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民建中央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用工荒”问题,首先是要实现产业链升级,其次是要让农民工逐渐市民化。

        杨先明首先深入分析了“用工荒”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用工荒,以加工企业、代工厂这类企业为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技术相对比较单一,流动性较强,通过加工费来获取利润,所以利润空间很小,这样就出现了“收入挤压”的概念。因为每生产一件产品的订单,加工费是有限的,如果将工人的
      工资涨上去,工厂订单的利润空间就小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把农民工的收入提高到一个使人比较满意的工资水平,而随着国家对农民的直补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增多,工人们会觉得出去打工不值,而且会有“流离失所”的感觉。“用工荒”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各种要素价格、利益关系变动下,农民工本身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得到实现。

        “这个现象后来在中西部城市也出现了,这是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表现,随着国家对农村、农民扶持力度的增强,中西部现在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些地区在开发过程中,本身也需要充足的劳动力,这就造成了区域性劳动力变化。”杨先明进一步解释到。

        杨先明还指出,“用工荒”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阶段化问题,客观来说,我们国家仍然是劳动力相对过剩的,还没有真正出现所谓的劳动力全面短缺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内市场也在不断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相对短缺现象。也可能会出现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的问题,比如,要解决农民工进城所引起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夫妻分居问题等。

        对“用工荒”现象,杨先明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提升产业链,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要升级,不能一直盯着产业链下端,如果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就会比较被动,应该逐步朝高端走,这样定价权就多一点,农民工的工资才有上升的空间。此外,还要把“用工荒”的问题和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统筹解决。建立社会成本分摊机制,
      政府与企业分摊,这样可以使农民工从农村逐步地向城市转移,而不会像钟摆式的,农忙的时候回去了,农闲时候再来,有利于稳定劳动力市场。

        最后,在谈到十二五规划中最大的期待时,杨先明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在结构调整方面需要有实质性变化。怎样寻找出一种适合中国的产业结构模式,作为一名学者,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